最近的市场趋势表明,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欧元是一种避险货币,这意味着它在金融不确定或恐慌时期能够吸引资本。 尽管并不总是积极的,但作为避险货币,欧元有可能加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。
历史统计显示,自从上世纪末欧元问世以来,欧元可能都鲜有过兑美元如此强势的表现……
这其实也抛出了个未来的话题,欧元能否借着特朗普的这番“瞎折腾”,彻底逆天改命:一扫过去十几年的颓势?
野村证券的策略师Dominic Bunning近期表示,“欧元可能是美国市场资金流入放缓或逆转的主要受益者,因为这些资金的流入主要来自欧元区投资者,”他补充称,欧元区可能会出现“结构性重组”,支撑欧元升值。
然而,由于美元仍占官方外汇储备的58%,而欧元仅占20%,因此问题在于这种趋势能否持续下去并成为现状。
1、欧洲应扩大国内经济
从纯粹的外汇角度来看,预计欧元兑美元汇率将升值至1欧元兑1.15美元的合理水平。维持这一水平将取决于欧洲经济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模式向内需转型,并减少贸易顺差。
欧洲经济严重依赖全球贸易,这一特质深深植根于其基因之中,因为它是一个根植于“华盛顿共识”原则的经济体。
为了在不放弃自由贸易精神的情况下实现再平衡,欧洲必须大幅扩张其国内经济。
这一进程正在进行中,部分原因是德国的经济刺激计划,预计该计划将对其他欧洲经济体产生重大影响。此外,欧盟各国国防开支的增加也有望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。
我们估计,德国的刺激计划和增加国防开支的综合效应,可能使欧洲 GDP 在 2026 年增加四分之一个百分点,甚至在 2027 年和 2028 年都增加半个百分点。对于一个长期增长趋势徘徊在 1.2% 左右的地区来说,这样的增幅不容小觑。
这些渐进式改革具有积极意义,尤其考虑到这些改革是通过基于规则的框架实施的,这可能会增强欧元的避险地位。然而,由于欧洲预算规则提供的财政空间有限,且欧盟预算规模较小,单纯依靠财政刺激措施可能不足,我们预计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下去。
为了通过刺激内需成功实现经济再平衡,同时避免公共债务负担过重,欧洲应充分利用其技能和储蓄优势,以及基于规则的秩序。这需要进行全面改革,首先要降低内部贸易壁垒。
2、维持欧元升值需要的不仅仅是财政刺激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,将内部贸易壁垒降低到与美国各州之间类似的水平,可使欧洲的人均 GDP 提高 7 个百分点。
这一增幅是欧洲对美国出口额的两倍,将有助于欧洲在单一市场内重新获得规模。
实现储蓄与投资联盟(SIU)的目标也至关重要。经合组织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,更高的市值可以显著提升人均GDP,市值每增加一个标准差,人均GDP将增长约2.5个百分点,相当于GDP的约6%。
尽管欧元作为避险货币的崛起令人鼓舞,但维持这一趋势需要的不仅仅是财政刺激,还需要长期的结构性改革,以提高单一市场的效率,并重新平衡全球资本吸引。
投资移民欧洲,欧元加持对冲货币风险